新能源汽车领域

一、高压连接器与线束技术

  1. 技术突破
    • 800V高压架构支持:适配超快充技术,提升充电效率与功率密度。
    • 材料创新:采用高导热硅胶、低介电损耗材料,降低热损耗与信号衰减。
    • 轻量化设计:通过结构优化与材料替代,重量较传统方案降低20%-30%。
  2. 应用场景
    • 电池组内部互联、电机控制器、车载充电机(OBC)、DC-DC转换器等。
  3. 行业案例
    • 特斯拉Model 3/Y高压线束、比亚迪e平台3.0“八合一”电驱系统线束。

二、电池管理系统(BMS)线束

  1. 技术亮点
    • 高精度信号传输:支持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,误差≤0.5%。
    • 抗干扰能力:采用屏蔽层与差分信号设计,抵御电磁干扰(EMI)。
    • 安全冗余设计:双路备份线束,确保故障时系统稳定运行。
  2. 应用场景
    • 电池模组采样线、电池包总成连接、热管理系统(液冷/风冷)线束。
  3. 行业案例
    •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液冷板线束、LG化学软包电池模组采样线。

三、充电设施线束与连接器

  1. 技术趋势
    • 大功率充电:支持350kW-600kW超充,适配800V平台。
    • 液冷技术:通过液冷管路集成,降低充电枪与线缆温度,提升使用寿命。
    • 标准化接口:符合CCS(Combined Charging System)与GB/T标准。
  2. 应用场景
    • 直流快充桩、交流充电桩、无线充电系统、V2G(车网互动)设施。
  3. 行业案例
    • 特斯拉超级充电桩V4线束、华为液冷超充桩连接器。

四、车载以太网线束

  1. 技术优势
    • 高速传输:支持10Gbps-100Gbps带宽,满足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需求。
    • 轻量化与柔性:采用扁平线缆与Fakra/HSD混合接口,降低布线复杂度。
    • 电磁兼容性:通过ISO 11452-8认证,确保信号完整性。
  2. 应用场景
    • 域控制器互联、激光雷达、摄像头、5G-V2X通信模块。
  3. 行业案例
    • 宝马iX车载以太网架构、蔚来ET7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线束。

五、定制化解决方案

  1. 服务内容
    • 需求分析:根据客户平台架构(如MEB、e-TNGA)提供针对性设计。
    • 仿真测试:通过热仿真、机械仿真(如振动、冲击)验证可靠性。
    • 快速交付:72小时内提供样品,15天完成小批量试产。
  2. 成功案例
    • 为某新势力车企定制800V高压线束,助力其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。

六、行业趋势与标准

  1. 技术趋势
    • 无线连接:基于UWB(超宽带)的电池包无线通信技术。
    • 集成化:高压连接器与线束一体化设计,减少空间占用。
    • 绿色制造:采用可回收材料与低碳生产工艺。
  2. 国际标准
    • IEC 62196(充电接口)、ISO 26262(功能安全)、UL 2251(线束安全)。